-
保安員方面: a. 內聘保安:保安員上崗資格證、保安員人事檔案(含合同)、統一制服等。 b. 外聘保安:保安服務合同、保安員上崗資格證、統一制服。 c. 保安員培訓記錄(包括:保安員守則、門禁控制、日常巡邏、集裝箱與噸車 檢查、信件包裹檢查、內外部溝通、危險人或物識別等) d. 訪客記錄:每一項盡量填寫完整,包括來訪人的姓名、證件號碼等。訪客進 入時要檢查包裹,查看證件(當天一定要做到位)。 e. 包裹檢查記錄:檢查內容/情況,正?;虍惓?。
-
2. 全廠員工背景調查,如果不能做到所有的員工,但必須包括工廠敏感部門, 如:保安部、財務部、報關或船務部、業務部、采購部、原料倉、包裝和成品倉、 司機、電腦部等。
-
3. 員工手冊
-
4. 鑰匙使用記錄,包括工廠主要進出大門的鑰匙控制記錄,長期持有的或臨時 借用的,倉庫與成品倉等。
-
5.確保工廠四周及敏感部門的進出口都有足夠的照明。
-
6. 建議工廠安裝自動報警系統(如紅外線監測等),并保有定期檢修記錄。
-
7. 停車區域區別明顯:私車停車區域、訪客停車區域、工廠自有停車區域、貨 柜車停車區域;并標識清楚,其中貨柜車停車區域距其它停車區域至少 10 米以 上。建議制作樹立的牌子標識各停車區域;另外制作類似于訪客證一般的廠內車 輛通行證, 所有車輛進入廠區時即發放一張通行證貼于汽車擋風玻璃前面以便于 識別,車輛通行證也分為私家車、訪客車、廠車、貨柜車等類別。
-
8. 工廠設制限制區域,并設定獲授權進入限制區域的人員的名單。建議將這些 名單張貼在各限制區域的進出口處,并張貼這些人員的照片。至少應包括:人員 姓名、工號、職位等。
-
9. 封條使用與控制記錄:包括購入與發放記錄、使用記錄等。工廠的廠封應有 文件證明其至少符合 ISO/PAS 17712 高度安全封條標準。
-
10. 如果工廠有使用噸車(貨箱與車頭連在一起的)與集裝箱車兩出貨時,應制 定分別針對噸車與集裝箱的檢查程序與檢查記錄(7 點和 17 點)。
-
11. 貨柜檢查時應拍照存檔,其中貨物裝至 1/3 時、2/3 時、滿柜時、封柜時分別 拍照,并拍攝封條號碼與所有人員裝貨時的情況。
-
12. 工廠應該將進出入大門控制在最少數量內,下班時間員工憑廠證進出大門, 上班時憑廠證與放行條或其它相關手續。
-
13.應建立一個綱領性的文件來統籌所有反恐程序,說明各部門的具體涉及的程 序文件,并承諾遵守 GSV 將所有程序與記錄文件化。
-
14. 工廠承辦商管理程序應針對如保安、飯堂、回收垃圾人員或其經常性出入工 廠區域人員的控制程序。(應針對以上人員或公司制訂書面的選擇標準與要求, 以及如何控制, 并定期評估) 承辦商管理程序應針對運輸商制訂定期的評估程序, 并制訂相關標準與要求。
-
15. 大門保安室應備有工廠供應商清單,內容至少包括:供應商名稱、廠址、聯 系人、聯系電話等。
-
16. 建議工廠配備紅外線探測儀或金屬探測儀對進出入員工或訪客進行檢查。
-
17. 制訂針對封條破損的處理程序。(報告、中止出貨,檢查,再封柜,再記錄, 調查結果與報告)
-
18. 建議工廠針對個人電腦的無效登錄進行記錄或無效登錄超過設定次數后自動 鎖閉系統的設置
-
19. 工廠對系統數據進行異地備份。
-
20. 封條程序中應有體現工廠使用封條必須符合 ISO/PAS 17712:2006 標準的說 明。
-
21. 圍墻高度至少 2 米,并裝有鐵籬笆。
-
22.工廠應有詳細的安保計劃,并將安保程序文件化。(以政策性文件說明)。
-
23. 工廠應有建立內部突擊檢查程序與記錄。
-
24. 工廠應建立廠牌和門禁系統密鑰發放與遺失記錄。
-
25. 員工離職時物品交接記錄。
-
26. CCTV 錄相數據至少保存一個月。
-
27. 提供運輸公司的聯系方式,合作年限等信息。
-
28. 人事檔案應盡量詳細的顯示有員工的工作經歷。
-
29. 加強招聘制度,身份證識別制度。
-
30. 訪談重點對象包括:倉庫、包裝、報關、IT、保安等。
-
31. 在廠區內盡量多張貼反恐培訓和宣傳圖片等材料。
-
32. 反恐意訓培訓,至少讓員工了解“反恐”的基本涵義,知道這個概念。
-
33. 提供數據: a. 經理級人員數量; b.辦公室、后勤、保安等非生產類人員數量; c. 工廠總面積:總的建筑面積、空地面積; d. 貨運公司名稱、合作時間以及合作協議等。